提及驿站,徐妙锦的眼中流露出敬佩之情。
“你想想看,究竟是怎样的人才,才能构思出如此伟大的经济策略来?”
“真想知道他的大脑是如何构造的。”
朱小宝搔了搔头。
“不清楚。”
徐妙锦接着道。
“如果他在这里,或许能给你提供许多有用的建议,可遗憾的是,我不认识他。”
朱小宝笑道。
“真有你说的那么夸张?”
徐妙锦肯定地点头。
“那是当然!”
“这个经济策略,我实在不认为是如今这个年代的人,应有的远见。”
朱小宝摸了摸脑袋,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时间飞逝,转眼间,已是黄昏时分。
“我得回去了。”
徐妙锦看了看天空,忽然道。
“你送我一程吧。”
“哦,好!”
黄昏的应天大街上热闹非凡。
朱小宝与徐妙锦肩并肩的漫步在应天大街上。
徐妙锦身披厚实的貂绒大氅,宛如刚出笼的鸟儿,对应天府的夜市满是好奇。
朱小宝笑道。
“你很少外出?”
徐妙锦颔首。
“不太愿意出门,朋友不多,外出也挺无聊的。”
啊?
朱小宝很是好奇,以徐妙锦的容貌和才艺,说她朋友不多,这似乎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按理说,前往中山王府求婚的人,应该络绎不绝才对。
但很快,朱小宝就明白了徐妙锦为何朋友不多。
夜市旁有个猜灯谜的小摊位。
一排排的花灯挂在长架上,猜一次只需十文钱。
猜中者可取走花灯,猜不中则不退钱。
为防止有人专挑会的,灯谜都遮了起来。
徐妙锦停下脚步,好奇地走向前,揭开了一个灯谜。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有个人,只有一寸长。”
她瞥了一眼,开口道。
“是个‘府’字。”
摊主随即走了过来。
“恭喜小姐,答对了!”
旁边一位姑娘轻捏了下男伴的腰部。
“真没用!这都猜不出来,连女子都不如!”
那男子尴尬地笑了笑。
“只差那么一点点。”
朱小宝接过了掌柜递来的花灯,而徐妙锦已经揭开了另一个。
“一边有水一边干,是个‘汗’字。”
摊主的笑容已不如先前那般灿烂,他摘下灯,勉强笑道。
“小姐真是聪明!”
徐妙锦继续向前走去。
“一边是红,一边是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是个‘秋’字。”
摊主的笑容开始变得勉强……
“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个‘告’字。”
摊主已经笑不出来了。
“加一倍不少,加一横不好,是个‘夕’字。”
“山上还有山,是个‘出’字。”
……
当徐妙锦连续猜对十几个字谜时,朱小宝也笑不出来了,因为他手中的灯已经拿不下了。
摊主走到他身边,悄悄塞给他一块碎银,低声道。
“公子,您管管您家娘子吧,我这都是小本生意,还得靠它吃饭呢!”
朱小宝愣了一下,无奈地解释。
“她不是我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