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畔,两军交战数月。
五丈原,夕阳西下,余晖如血,老者望着夕阳,拂不去鬓角如霜的落寞。
他和其他老人一样,感慨岁月无声,流年不再。
夜幕低垂,凉风习习。
汉军驻扎在此。
诸葛亮无计可施,一病不起,尚书仆射问道:“百年之后,何人担当大业?”
“蒋琬可任。”
“蒋琬之后谁可任?”
“费祎可任。”
“费祎之后谁可任?”
尚书仆射问完这句话,诸葛亮再也没有回答。
他知道大汉气数已尽,那个昭昭天命的王朝,不可能再复兴了。
诸葛亮让众人离开,只留下姜维。
诸葛亮将奇门遁甲交给姜维,说:“汉室交给你了,假如日后,你或者你的子孙碰到认识我的人,劳烦代为转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亮尽力了。”
“丞相……”
姜维悲痛万分。
诸葛亮眼神渐渐涣散。
他做了一个好梦。
好一个安稳觉,记得上一个安稳觉,应当是先帝三顾茅庐之前。
北伐成功,中原光复;曹睿孙权纷纷投降臣服,参拜天子刘禅,诸葛亮满脸欣慰。
大殿之外,兄长等着自己,眼中带着当年的笑意。
“兄长,亮来了。”
诸葛亮走向殿外。
这一刻,他终于归隐田园。
“丞相!莫走!”刘禅叫住诸葛亮,“你走后,还有大汉吗?”
诸葛亮回首一笑,不说什么,苍老的身影变得年轻,又变成那张扬的美少年。
说罢,转身,在白光与烟雾中迈出大门。
他离尘世而去,融入历史之中。
他的千秋功业,篆刻于华夏历史,被百代歌颂,成为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符号。
往后二十余载,世事如诸葛亮所料,由他选定之人接任。
众人困兽犹斗,最终无力回天。
景耀六年(263年),魏军攻入蜀地,
诸葛亮长子诸葛瞻和长孙诸葛尚战死沙场。
姜维手持诛仙剑,面对重重围兵,叹息道:“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最终,姜维战死。
历史无关善恶,但有轮回,篡位的曹魏,最终也将被权臣所篡。
刘禅投降,司马昭封其为安乐公,本人以及蜀汉大臣迁居洛阳。
宴会之上,司马昭安排歌姬跳蜀舞。
蜀地大臣暗自垂泪,唯有刘禅似乎没心没肺,欣赏着舞蹈。
“安乐公,可思蜀否?”
司马昭故意询问,暗暗观察刘禅的面色。
刘禅的眼神看向门外,眼神似有光芒闪烁,脸上带着笑容,道:
“此间乐,不思蜀也。”
“哈哈哈!”
司马昭见刘禅这般贪生怕死的模样,不禁仰天大笑,笑着笑着,忽而头晕目眩,不省人事。
“主公!”
“主公!”
群臣上前查看,发现司马昭乐极生悲,气绝身亡。
刘禅呆愣原地,不知所措。
自己算是杀了司马昭?
最终,三家归晋。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不因个人意志而转移。
天下纷纷扰扰,五胡乱华,天下纷乱。
各方势力旋起旋灭,汉人不断南迁,开拓往年的山河领土。
北方胡汉血战,胡汉各自混战,胡人亦杀胡人,汉人亦杀汉人,两汉的威严最终是镜中花,水中月,丧失殆尽。
时光飞逝一百多年。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
关中。
苻坚迁鲜卑、丁零、以及本族氐族十五万户移至此地,以稳固自己的统治。
至此,秦国形成以胡制汉的局面。
汉人大多数无法进入胡族统治的最高层,即便是身居高位,大多以谋士为主,无法承担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