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刘邦此前也对此人留下“不足谋大事”的评语。
如今这些人有事求于陈平,陈平自然不会答应。
当然,在外人眼里是这样的,陈平怎么想就无处可知了。
外人走后,一青年过来。
“父亲,难道你真就不出手吗?一直伏低做小下去?”陈平的儿子不解道。
年轻人热血充沛,丝毫不理解父亲左右逢源,伏低做小的架势。
陈平舞动朝歌剑法,不紧不慢道:
“做人,其实就跟练剑一样,忍耐苦寒,方有进步。”
“父亲,你要忍受多久?”
“忍到那一天到来。”
“那一天是什么?”
“天下太平,四海安定那一日,这是当年与师父的承诺。”
……
东海之畔。
大海浪涛百尺。
旁边的山是著名隐士盖公的隐居之地。
“呼!”
“哈!”
山上,盖公门徒挥汗如雨,齐刷刷练剑。
也有人在屋中诵念黄老一派的经典。
盖公两大绝学,一是为剑法,二是黄老。
悬崖之畔,盖公盘膝而坐,吐纳运气,神情无悲无喜。
当年的战国豪侠荆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则是饱读诗书的盖公。
这一日,盖公霍然起身,招来众弟子。“下山,去关中。”
“盖公,为何去关中?”众弟子不解。
“施展才学,匡扶社稷。”盖公目光看向远方,“为了某个人的理想。”
刘川为了他们做了很多事。
如今到了太平时节,也该让他看看那个理想的世界了。
此刻,盖公出山,传授黄老。
数年,当年弟子陆陆续续出山,道教窦氏、稷下学宫弟子、道家高人、乃至隐居的儒家子弟。
众人陆陆续续出山入仕,或者开馆收徒。
他们要完成一个约定,故人的太平约定。
自秦皇禁书令之后,民间之学再次兴起。
这一切,刘川并未知晓。
此时此刻的他,还在四处游山玩水,探寻历史遗迹。
……
淮南国。
淮河中游,险要南岸,坐落依山傍水的城池——寿春。
此地为英布的封国,刘邦平定英布叛乱之后,将淮南国封给刘长。
寿春是楚地繁华都城,虽饱受战乱,但整体条件还是不错。
管理此城的是张苍,如今的淮南国相。
张苍遵循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一般不太管事。
最近这些时日,时常与淮南方士搅在一块,发掘上古遗迹,研究古代仙人宝术。
“国相,在下祖上发现的仙人石室在此。”
方士领着白发白眉的张苍前来此处。
深山,石洞位于半山腰,此洞浑然天成,通体雪白,洞中有石室,石案,寒冷彻骨。
洞中有一人高的巨石,此石白密如脂,透如琉璃,反射明月玉光。
“国相,此乃云石,传为云母之精,为在下祖上所传之物。”
“好一件神物!”
之后,张苍命人将宝物搬出,与淮南众方士研究此宝。
数年后,牛车驶来淮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