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的家人们!"他的声音通过喇叭传遍整个广场,"昨天,劳工处无缘无故查封我们的工厂,断了我们的活路!"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愤怒的议论声,但很快又在安保队员的示意下恢复安静。
"今天,我带大家去港督府讨个说法!"刘光天目光如炬,声音沉稳有力,"但记住——我们只是正当诉求,不是暴乱!所有人保持克制,遵守秩序!"
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华兴不会倒,你们的饭碗,我来保!"
"华兴万岁!刘总万岁!"人群中爆发出震天的呼喊,工人们高举拳头,声浪如潮。
"出发。"刘光天沉声道,随即转向身旁的吴志军:"盯紧人群,防止有人混进来捣乱。"他压低声音,"发现可疑人员立即控制,但别闹出动静。"
一万多人穿着统一的制服就这样黑压压的步行向港督府走去,所过之处所有的交通都堵塞了。
当华兴的员工队伍浩浩荡荡地走上主干道时,路口的巡警立即掏出对讲机:"总部,观塘道出现大规模游行队伍,人数...至少上万人!"
警局指挥中心顿时乱作一团。局长一把抢过对讲机:"立即设置路障拦住他们!"
"拦不住啊局长!"对讲机里传来巡警焦急的声音,"整条马路都挤满了,而且..."他们就是安静地走路,连标语都没举"
局长额头渗出冷汗,转头问身旁的督察:"能不能用催泪弹?"
督察苦笑着摇头:"没打砸,没抢劫的,别人正常走路。”
局长烦躁地扯开领带,这时电话响起。他接听后脸色骤变:"什么?港督府门口聚集了全港记者?"
上午九点整,港督府门前的广场上已经架起了数十台摄像机,镜头在朝阳下反射着刺目的光芒。记者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不时看向手表。
《东方日报》的资深记者老陈推了推眼镜,对身旁的摄像师低声道:"这么大阵仗,不知道华兴要爆什么猛料。"
"管他呢,"《港岛日报》的年轻记者小李嚼着口香糖,漫不经心地调试着相机,"反正有一万块车马费拿,就算是来拍刘光天吃早茶都值了。"
旁边《明报》的女记者突然压低声音:"听说昨天华兴制衣被突击检查,八个车间全被封了..."
她的话还没说完,远处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黑压压的人群正秩序井然地朝广场走来。
老陈立刻打起精神,职业敏感让他意识到:"这下有头条了!"他迅速调整镜头焦距,正好捕捉到刘光天从容走来的身影——那个在商界叱咤风云的年轻人,此刻正带领着上一万多名工人,向港督府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