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办的红砖小楼里飘着油墨和茶水混合的气味。刘光天刚迈进刷着绿漆的木门,就看到王主任站在走廊尽头张望。她今天穿了件洗得发白的藏蓝列宁装,银灰色的头发一丝不苟地挽在脑后,镜片后的眼睛在看到他们时瞬间亮了起来。
"刘科长!"王主任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我就知道你要到了!"
刘光天怀里抱着正在啃糖葫芦的李念军,听到这话耳根一热:"王主任,您就别打趣我了,还是叫我光天吧。"
王主任已经走到跟前,听到这话突然眼眶一红。她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军姿挺拔的身板将普通的军装撑得棱角分明,寸头下那道三寸长的伤疤在阳光下泛着淡粉色,眉眼间依稀还能看出当年那个沉默少年的轮廓,但眼神已全然不同,像淬过火的钢。
"光天,好样的!"王主任声音有些哽咽,"真心为你感到骄傲!给咱们铜锣巷争大光了"她做梦都想不到刘海中那个唯唯诺诺的二儿子居然在战场上杀敌200多人,立下不世之功。需要多大的运气才能在身中3枪,全身27处弹片伤中活下来。老刘真是瞎眼了!
刘光天给王主任介绍了念军,得知是烈士遗孤时不由的摸了摸念军的头发“好孩子”
"进屋说吧。"王主任引着他们往办公室走,路过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侧目。
办公室陈设简朴却整洁。王主任亲自沏了茶,又给念军倒了杯水。阳光透过纱窗照在墙上那面"先进街道办"的锦旗上,映得金线闪闪发亮。
"手续都备齐了。"王主任从铁皮柜里取出个牛皮纸档案袋,"转业关系、粮油关系转移证明,还有..."她顿了顿,抽出一张盖着大红印章的纸,"这是住房分配单,一个是轧钢厂东区干部楼,两室一厅。还有就是你们四合院中院有一个小跨院,院子总的有小200平这样。”
这个小跨院刘光天是知道的,就在秦淮茹家隔壁有一个小月亮门进去,不过以前都是上了锁的。因为是一个小院子面积比较大,级别到的人都选择去住干部楼了,级别不到的又没资格住, 所以一直空在那里。
刘光天双手接过档案袋,看到"红星轧钢厂保卫科科长"的任命字样时,开心的笑了笑,“王主任,我选择那个小跨院,这样可以方便照顾父母和光福。”
“我就知道你会选择那个小院子,我跟你说那个小院子真不错, 有点闹中取静的意思,上周得知你要回来,我就安排人去收拾了一下, 现在随时都可以搬进去”王主任笑着说道。“你先安顿好来,先休息几天。 区里说轧钢厂那边迟几天去报到都可以。”
“真是太感谢您了,您看念军这个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刘光天感谢道
“这个简单,你现在户口也独立出去了,我把关系直接挂到你那,到时候直接送去轧钢厂厂办的幼儿园就行。”王主任笑了笑。
“”好的,王主任您真是帮了我大忙了,等我搬家弄好的时候您一定要过来坐一下。”
“哈哈,行, 到时候一定来”
“对了, 王主任我刚才来的时候看到贾张氏,她是来举报我的吗”
“是的, 我就是听她说才知道你昨天已经到家了,猜着你今天肯定得过来。”王主任对刘光天呵呵道“你不用管她, 我会处理她的”
告别了王主任,刘光天就带念军直奔百货大楼。
国营百货大楼的玻璃柜台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刘光天牵着李念军的小手站在布匹柜台前,小丫头的眼睛被五颜六色的花布晃得发直。
"同志,要那块红底白花的,再要那块蓝格子的。"刘光天指着柜台里的布料,又从兜里掏出系统奖励的布票,"给孩子做两身夏装。"又按照光福的尺寸给买了两套成衣和鞋子。
离开百货大楼时,念军身上已经换了一套新衣裳——浅蓝色的确良短袖配藏青色的确良短裤,脚上是双崭新的白球鞋。旧衣服被刘光天用报纸包好塞进网兜,丫头却坚持要抱着那双磨破了边的布鞋。
"还能穿..."她小声嘀咕着,把旧鞋搂在胸前,像是抱着什么宝贝。
刘光天没勉强,只是揉了揉她的头发。农村孩子的节俭已经刻在骨子里,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变的。
回来的路上经过肉铺顺便买了两斤肉和一斤猪肝。
回到四合院时已近正午。院里静悄悄的,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只有几个老太太坐在中院槐树下纳鞋底。看到刘光天牵着焕然一新的念军进来,车上大包小包的。几个老人交头接耳起来。
"妈,我回来了。"刘光天推开自家屋门,把装着肉的油纸包递过去,"中午煮红烧肉吃。"
厨房里,二大妈正在和面,闻言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接过肉包一掂量:"哟,得有两斤吧?中午就咱三个人,哪里吃得了那么多,煮一半就行。"
"都煮了吧, 我去接光福回来"刘光天把猪肝也拿出来,"这个炒个嫩肝尖,孩子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