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305宿舍。
天刚蒙蒙亮,宿舍里已经响起了窸窸窣窣的动静。
赵刚雷打不动地出门晨跑,脚步声沉稳有力;
李哲在书桌前整理着今天要用的教材,书页翻动的声音轻而规律;
王睿端着洗脸盆从水房回来,看见刘振华还蒙着头睡得正香,忍不住上前推了推上铺。
“三哥,快七点了!第一节课可不能迟到啊!”
王睿的声音带着刚洗漱完的水汽和一丝焦急。
被子团蠕动了一下,传出刘振华闷闷的、带着浓重睡意的声音:“别吵……我再睡十分钟……”
“十分钟?从半小时前你就是这么说的!”
王睿无奈地看着那个纹丝不动的被窝,“这可是大学第一课,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很重要……”
被子猛地被掀开一角,露出刘振华乱糟糟的头发和半张写满“别惹我”的脸。
他眯着眼,适应着从窗户透进来的晨光,语气带着破罐破摔的慵懒:
“老四,你还不明白吗?我千挑万选读社科,图的就是一个——清闲。”
他刻意拉长了尾音,仿佛要将过去十几年被剥夺的懒觉都睡回来。
他重新躺倒,望着天花板上的吊扇,思绪有些飘远。
那些天不亮就被父亲从被窝里拎起来,在晨雾弥漫的花园里扎马步、背拳谱的日子,仿佛已经是很久远的事了。
而母亲,则以另一种方式“塑造”着他。
她请来的那位总是板着脸的家教老师,用戒尺敲打他握着毛笔的手背,逼他在宣纸上一遍遍抄写“静心养性”的字帖;
也曾将他按在昂贵的钢琴前,要求他将枯燥的音阶弹奏上百遍,直到他感觉指尖麻木,心里对所谓“高雅艺术”只剩下厌烦。
“练武要狠,读书要静,做人要正。”——这是父亲挂在嘴边的家训。
“刘家的孩子,不能只有蛮力,更要知书达理,品味非凡。”——这是母亲时刻不忘的准则。
“从小到大,起得比鸡早,练功、背诗、学礼仪……活得像个上了发条的傀儡。”
他喃喃自语,声音低得只有自己能听见,“现在好不容易出来了,谁爱积极谁积极去。”
他翻了个身,面向墙壁,心里那点叛逆的念头如同藤蔓般滋长。
家里那偌大的家业,有他那个一丝不苟、天生就像个继承人的大哥去操心就够了。
至于他?母亲给他的那张华兴汇丰银行卡,据说可以不限额的一直刷。
“钱多得几辈子都花不完,我还拼死拼活图什么?”
这个念头像一道护身符,让他心安理得地缩在温暖的被窝里。
“大学这四年,老子就是要摆烂。”
他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了至高无上的目标,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笑意,“顺便,找个顺眼的姑娘,谈一场不用考虑门当户对的恋爱,完美。”
想到这里,他彻底安心了,把被子往头上一蒙,隔绝了外面那个需要“奋斗”的世界,也隔绝了王睿还在絮絮叨叨的劝说。
宿舍门被轻轻关上,李哲和王睿去上课了。
房间里安静下来,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鸟鸣,和上铺那个决心将“摆烂”进行到底的刘振华,均匀的呼吸声。
几天后的傍晚,305宿舍四人一起走向学校广场。
果然如通知所说,一个颇具规模的舞台已经搭好,灯光音响正在做最后调试,广场上聚集了不少前来观看演出的学生,人声鼎沸,充满节日般的气氛。
“老三,你真没收到文娱部的面试通知?”赵刚看着热闹的舞台,随口问道。
“石沉大海。”刘振华耸耸肩,双手插在兜里,今天他换了一件碎花的衬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