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张红旗早有准备,专门穿了皮靴和皮裤。
皮裤摩擦发出沙沙的声音,还有露珠凝成的水珠,顺着皮裤滑落。
隐藏在灌木丛中的山雀,被张红旗行走的动静,惊起。
扑棱着翅膀,飞向远处的高空。
还有野兔,快速从他前面的山路上跑过。
被惊动的野鸡,扑扇着翅膀,划过长空,落入不远处的灌木丛里。
张红旗没有动,甚至连背上的sks步枪的保险都没打开。
越往高处走,山风就越大。
直到抵达山顶,张红旗才站住脚,休息了一会。
扭头看向靠山屯,已经变成了火柴盒大小。
而十八连还看不到。
十八连还在前面的一座山的后面。
张红旗稍微休息了一下,顺着山陵下山。
这里也是一个山谷。
不算很大。
灌木丛很密集。
就在张红旗准备上山的时候,就听到不远处响起一阵悉索声。
扭头看过去,就看到一头傻狍子从一棵大树后面,探头探脑的看过来。
看着蠢萌蠢萌的傻狍子,张红旗没有摘枪。
只是看了一眼,就转身继续上山。
顺着山陵, 很快就抵达了山顶。
站在山顶,靠山屯已经看不见。
再看这边的十八连,依然是火柴盒大小的模样。
不过,这个火柴盒比靠山屯大很多。
也更加规整。
如果说靠山屯的布局像围棋棋盘。
星落分布在一片丘陵的山谷中。
虽然是山谷,但也只是和周围的丘陵相比而言的。
所以,靠山屯的房子很不规整,东一间,西一座。
而十八连坐落在,距离呼兰河并不是很远平原上。
整个连部横平竖直,很是规整。
一排排房子,整齐的像站军姿的士兵一样。
看着山下的十八连连部,张红旗满是自豪感。
因为,下面的场部,一砖一瓦都有他的参与。
从荒草湖阔中,一点一滴的开荒,除草,填平沟壑,最终建成现在的十八连 场部。
站在山顶,吹着山风,张红旗一时有些豪情万丈。
休息了好一会,才顺着山陵下山。
下了山,很快就到了十八连场部大门。
“红旗,你怎么有空过来?”看到张红旗,在门口站岗的王斌,上前问道。
“我是来求援的。”张红旗转头看向远处横平竖直的耕地。
那边是十八连的农场的耕地。
和十八连场部的房子一样,横平竖直的很规整。
一块块耕地中间,有着又平又直的田间小路。
田间小路两侧,还栽种着挺直的白桦树。
这些田间小路把耕地划分成,一块一块的,像豆腐块一样的耕地。
只能说,这个年代的知青,都是理想主义者。
而北大荒给了他们舞台,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虽然中间犯了很多错误。
最终的结果,是好的。
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就是所有知青的理想变现。
别说北大荒是转业军人的成果。
虽然北大荒垦荒军团是以转业军人为主干,搭建起来的。
但主力是五十多万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