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政策不稳定,还不知道后面会有什么变化。
我们大多数知青,都想着再等等。
看看将来会有什么变化。
那些结婚的知青,很多都是被逼无奈。
如果,后面知青能够回城,不管是娶农村的女人,还是娶其他城市的知青。
都很不稳定。
除非娶同一个城市的知青。
但是,同一个地方,又合适的结婚对象太少了。
所以,我这边还是再等等。”张红旗耐心解释道。
他现在已经二十四岁了,在这个年代属于大龄青年。
必须要说服父母不逼着他结婚才行。
至于以后,以后再说。
“老大说的对。
万一要是能回来,找个外地媳妇也是麻烦。
找个农村媳妇,更麻烦。”张父把酒杯一放,开口说道。
“农村咋了?你看不起农村人?”张母瞪着眼睛问道。
“我哪里看不起农村人了?
我不也是农村出来的?
现在和我们那会儿不一样。
你没看到隔壁院里的王二虎,当年贪图农村媳妇漂亮。
结果,孩子全都是农村户口,日子过的紧巴巴的。”喝了酒的张父,话也多了很多。
“妈,我的婚事,您就别操心了。
说不定,过两年政策就变了。
毕竟,农村也用不了那么多知青。”张红旗赶紧开口说道。
至于说,过几年政策会变化。
张红旗在心里默默说道,再等五年吧。
知青下乡的政策,要一直到七八年才会结束。
哪怕七六年,七七年,还有知青下乡。
不过,也有好处,现在四九城的知青,不再往东北那边下放,而是在四九城就近安排。
“好了,咱们不说这事了。
我这回家探亲,也算是喜事。
咱们聊点开心的。
老二,争取明年我再请假探亲的时候,是回来喝你的喜酒。”张红旗又笑着端起酒杯,和张父张母碰了一下。
“对啊,二哥,你快点给我找个嫂子吧。
要不,我把我同学介绍给你?”老三算是家里最受宠的, 也是最活泼的,听了张红旗的话,跟着起哄道。
“对啊,老三,你同学有合适的 给你二哥介绍介绍。”张母可是当真了,眼睛一亮,看着老三叮嘱道。
“知道了,妈!”老三一缩脖子,有点后悔起哄。
老二长的不丑,张家的基因在哪儿放着呢。
就是有点沉默是金。
“老三,你那些同学里面,肯定有需要下乡的。
你可以找那些找不到工作,不结婚就得下乡的。”张红旗笑着给老三出主意道。
老三眼睛一亮,猛地一拍大腿,“大哥,你真是太聪明了!
我同学,谢菲菲。
长的可漂亮了,个头也高,可温柔了。
她家没办法给她安排工作。
要是不嫁人,明年就得下乡去当知青。
这段时间,正忙着相亲呢。”
“你这闺女,有这么好的同学,也不知道想着你二哥。
白疼你了!”张母气的拍了老三一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