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蓑衣胡同,遇到的熟人多了起来。
不断有人和张母打招呼。
也关心一下,张红旗回来探亲的事情。
回到家里,张母就开始忙活起来,开始准备晚上的晚饭。
张红旗也没去抢张母的活。
今天的晚饭,是张母的一番心情,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
张红旗没去抢,只在旁边看着。
他离开四九城这些年,家里的变化还是很大的。
做法已经不再用蜂窝煤炉子,而是换成了液化石油气。
也就是煤气灶。
其实,国家早在五十年代,就开始推广煤气灶。
只是因为产量和大家的观念等问题,推广的并不是很顺利。
一直到进入七十年代,才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虽然没有和张母抢着做饭,张红旗还是帮了不少忙。
把冰冻带鱼,从冰坨子上撬下来,然后泡在水里化冻。
再把带鱼剪成段,把带鱼的内脏清理干净。
拿到水池里清洗干净。
张红旗很喜欢吃炸带鱼。
下乡知青之前,能吃一顿炸带鱼,那都像过年一样。
好吧。
也就是过年的时候,张母才会炸带鱼。
平时,根本不舍得用那么多油炸带鱼。
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做好。
张母把腊肉一分两半,带着张红旗,开始挨家挨户的送腊肉。
“这是我家老大带回来的,不多,给大家分一点尝尝。”
“这是我家老大自己制作的腊肉,你们尝尝。”
一遍遍说着这样的话,给院里的邻居送上一斤腊肉。
傍晚的时候,四合院里开始弥漫起浓郁的肉香味。
还有更加浓郁的炸带鱼味。
炸带鱼的味道非常霸道,比红烧肉都要霸道。
别说四合院,外面胡同里都能闻到炸带鱼的味道。
大家都知道,张家的大儿子回来探亲。
对张家做好吃的,也都充满了理解。
这不是情满,所以没有人拿着大海碗来要肉。
只是,不少孩子趴在墙角,偷偷咽口水。
而此时,各家各户,也开始传出炒腊肉的香味。
张红旗这个时候,有些佩服老妈了,怪不得提前送腊肉。
原来就是为了应对这个情况。
大家都有肉吃,就不会妒忌张家吃肉了。
也不会,因为炸带鱼的味道太过霸道,而对张家产生不好的看法。
饭菜快做好的时候,张父,老二,老三下班回来。
张母做饭很有经验,掐着时间做饭。
这样,张父他们父子几个下班回家,正好赶上吃饭。
不会因为做饭早了,而导致饭菜凉了。
也不会让张父他们回来,还要等好长时间才能吃饭。
随着饭菜上桌,张母进屋拿出一瓶二锅头放在桌子上。
对着张父说道:“今天老大回来,你陪着老大多喝两杯。
老二也喝一杯。”
听到张母的话,张父坚硬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张红旗笑了笑,主动拿起酒瓶打开,给张父倒了一杯酒。
平时,张母管着,不让张父多喝酒,今天算是沾了张红旗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