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亚洲最大的温度计?”
在出租车上,徐铮还在思考,这个是什么。
他是魔都人,但一时之间还真想不起来。
好在的是,他念了出来,开车的出租车司机听到了他的嘟囔。
“一个塔呀!”
出租车司机,提醒后排的徐铮。
“是有一个塔吗?”
徐铮意外靠过去,追问出租车司机。
“对,不是有一个什么烟囱改造的温度计吗?”
“哦对对,你说烟囱我就想起来了。”
另外一边,吴限自己也已经和黄勃上车。
刚上车,黄勃就苦恼:“你知道这个最大的温度计是什么吗?”
没有回答黄勃,吴限对司机报出他们要去的目的地。
“师傅,当代艺术博物馆。”
“好嘞。”得到准确的地址,司机马上出发。
“你知道在哪儿?”还苦恼的黄勃,惊讶问吴限。
“知道。亚洲最大的温度计,其实就是一个大烟囱改造成的温度计。”
“就在魔都的当代艺术博物馆的位置。”吴限说道。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去过?”黄勃问他是不是去过。
“肯定去过。”他肯定有去过那地方
“我不是有好多部剧,都是在魔都拍摄的吗?”
“为了写这些剧本,我肯定有逛过魔都,去看看那些地标性的建筑。”
“特别是这几年,写魔都搞事业的电视剧比较多。”
“偶像剧,也是写的在魔都这边。”
了解到是这样,黄勃才若有所思点头。
“你们做编剧的,的确是需要采风。”
“平时写剧本,要不要出国,或者是去旅游采风什么的吗?”
问到这个问题,吴限肯定得说一说。
其实很多看节目的观众,对这个也很好奇
“大部分的剧都得去采风看一下地,不然不好写。”
“特别是一些都市生活剧,像《爱情公寓》、《咱们结婚吧》、《父母爱情》、《虎妈猫爸》、《何以笙箫默》、《忠国合伙人》这些,在写剧本的时候,基本上都得考虑一下要出现的建筑。”
“古装剧的话,大部分不需要,但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
了解到是这样,黄勃想到自己想问的
“其实按照你个人的想法,你想写什么题材的作品?”
这个问题问的好,成功把吴限问沉默。
想写什么题材的作品吗?
“如果说不是接一个项目,而是自己喜欢想写的。”
还没等他说完,黄勃急忙打断:“什么意思?”
“接项目和自己喜欢写的,不一样是吗?”黄勃问道。
“肯定不一样!”
“接项目,就是一个影视公司找到我。”
“然后跟我谈,他们想要拍一个什么样的作品,让我来写。”
“我知道他们要拍这个题材,我就需要去考虑能不能写?”
“如果我能写,那我就答应下来,这就是接项目写剧本。”
黄勃若有所思的点头,原来是这样。
这么说的话,的确是,他知道有这样的。
“自己喜欢写的呢,就是看心情。”
“比如说你偶尔看一本书,觉得这个故事有意思,然后你就改编出来。或者是,以这个故事为主,创作一个剧本出来。”
“又亦或者是,你看到一个新闻,这个新闻说的故事、事件,你觉得有意思,也可以写成一个剧本。”
“也或者是,像自己看见过的身边生活现状。”
“比如《咱们结婚吧》这个电视剧,就是我看到现在这个社会,很多大龄剩女相亲,又有很多人恐婚,然后就把这个所闻所见写出剧本。”
“也或者是,看到一些成功人士接受采访聊自己的经历。”
“像《忠国合伙人》就是看了那三位的专访,觉得不错就写了出来。”
“也有自己喜欢的小说,想要把它影视化了,自然而然就去争取版权,然后亲自改编成电视剧剧本,这种就会比较多。”
最近在写剧本的黄勃,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其实他现在也想要自己拍一部电影。
看到徐铮转型成功,黄勃自己当然也想要尝试尝试。
每一个演员,其实都有一个导演梦。
演了这么多戏,谁不想自己试着导演一部自己想象中的电影?
不想当导演的演员,不是好演员。
“改天等你有时间了,得找你谈谈。”
“这两年有点难。”吴限耸耸肩,为难的说道:“这两年会比较忙。”
“我估摸着明年还得忙一年,等到2018年会放慢一点。”
“不然这两年,每年基本上都三四部戏。”吴限说道。
“真的假的?”黄勃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