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李建国是老京市人,以前在京市积攒下了不少的人脉。
不管是生意上的还是政府机关上的,他多方走动,销售渠道很快就打开了。
时至今日,好多人都佩服起了李建国的魄力,也眼馋他手里的钱财。
只是后来厂子效益好了,眼红的人也多了。
不管是家里人还是好久未曾走动的亲戚以及镇里领导的亲戚,都要挤破头往里面钻。
好在李建国在时,就已经和镇长签好了协议。
厂里的用人权利以及运行权利都由李建国说了算。
所以那些年,李建国得罪了不少人,但也保住了厂里的正常运作。
但是在他的身体出现病恙后,一切,就有点乱了。
首先起了贪念的就是他的弟弟,李建林。
李建国已经把借来的钱全都还清了,而且家里的存款估计也有不少呢。
一看这厂子都很挣钱。
所以李建国当初让他管理厂子,他就心里乐开了花。
这不是刚觉瞌睡就递来了枕头吗?
在他接手厂子后,他就把自己的亲戚都安排进了厂子里的重要岗位里。
不光是他家的亲戚,镇领导的亲戚也都进入了厂子,还成了厂里的大小领导。
因为镇里领导也很眼热镇上的这块肥肉。
他们也没想到李建国能将这厂子建的风生水起。
现在被李建林接手,也不是啥坏事。
比起李建国,李建林更懂得变通。
李建林走出去,谁不夸他是一个有魄力,有人情味的好厂长?
李建林一夜之间收获了大量的赞誉,整个人也飘飘然了。
全然将李建国的嘱托给抛到了一边。
他现在心里根本就没有厂子的发展,只是一心排除异己,又满心算计着怎么才能将厂子据为己有。
现在整个厂子乌烟瘴气,怨声一片。
真正有手艺的人得不到公平待遇,一无是处的人却成天颐指气使,吆五喝六。
已经有好几个老员工都辞职了。
李建国本就身体不好,听闻厂里的这些事,他就更加难受了。
心里想着,卖了吧。
自己的病情日益严重,卖了还可以给闺女攒下一点嫁妆钱。
要是自己真的走了,那闺女,可怎么办?
“那厂子现在近乎一半儿的人不是李家的就是李建林老婆娘家的人,还有好多事关系户。
你说,这样的厂子还怎么发展?
要是能发展,那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这些事情,都是胡三妹这几天通过厂子里几个辞职的人打听过来的。
“只是这厂子要卖的消息已经放出去了好几天,但依旧无人问津。
因为所有人都不是傻子。
即便李建国才是厂子的法人,但他现在已经病入膏肓,对厂子已经失去了控制权。
哪怕这个厂子设施不错,面积不小,售价不高,但只要是谁接手,就要给镇政府还有李家张家等七大姑八大姨一个交代。
一个人一个立场。
只要有人出头,就得面对几十张喷着唾沫星子的大口,就等着天天扯皮吧。
而且听说李清彤的后妈也不是个好相与的。
李清彤即便考场失意了好几次,但那个姑娘说起来是个很不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