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阅卷官也凑了过来,围着学政大人看着他手里的策问。
一边看,一边捋着胡须不住的点头。
更有甚者,已经开口称赞道。
“这份策问把瘟疫的产生剖析的面面俱到,救治方法更是罗列的条理清晰。”
“这已经不是策问了吧,可以直接上达天听了。”
“想必陛下如果看到这篇策问,定然龙颜大悦。”
“有此子,实乃我大明之福啊。”
学政听着众人的称赞,抬眼说道。
“诸位也觉得这篇策问优秀?”
众人一致点头。
这些人谁不知道这位学政大人就是一个实干家,如今这策问明显是写到了学政大人的心坎里了。
再加上他们这些人里面也不乏明智之人。
任谁一看都能看出这篇策问的优秀之处。
学政大人见众人一致点头,也满意的点点头,脸上挂着微微的笑意。
三日后便是放榜之日。
不过放榜之日,几人也没有去府衙处看榜了。
何宣已经提前命人去等候放榜,只等放榜之后,下人回来告知他们便可。
杨诚倒也乐的清闲,事可做,便亲自教起了苏锦儿书法。
小姑娘的瘦金字体写的像模像样的,只是笔力还差一些,毕竟这练字可不像认字那么简单。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得需要长年累月的累积方可有大作为。
其余四人可不像杨诚那般从容,一大早,他们就在何府门口等着了。
一双双眼睛望向街口,仿佛等待夫君归来的娘子一般,望眼欲穿。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街口终于迎来了报喜的下人,一边跑一边高呼着。
“兴化县儒童刘子嘉,今蒙提督直隶学政崔,取中为甲寅年院试秀才。”
“兴化县儒童薛和,今蒙提督直隶学政崔,取中为甲寅年院试秀才。”
“宝应县儒童程敏,今蒙提督直隶学政崔,取中为甲寅年院试秀才。”
........
随着一声声的报喜。
街坊四邻的人都跑出来对着这些高中的秀才道贺,一来沾沾喜气,二来嘛,自然是讨要喜钱。
何府的门口的几人是越等越焦急,徐有顺更是急的直跺脚,恨不得跑去府衙门口直接看榜。
何煜看了一眼徐有顺,安慰道。
“徐兄,莫急,再等等,想必已经在路上了。”
几人听了何煜的话,这才缓了缓神。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何府的下人终于来到了街口。
刚转过街就高喊道。
“捷报!捷报!”
“五位学子都取中了!”
门口的四人一听这话,高兴的差点就蹦了起来,脸上溢满了兴奋之色。
街上的人听见小厮的呼喊,连连侧目看了过来。
这何府都什么人啊,五位学子全中,好像上次的府试也是五位学子全中。
这次又是,不免有些惊骇。
心中好奇的同时,也一大片的围了上来。
道喜的话说的都不带重复的,何煜让小厮给这些人散着喜钱。
几人这才高高兴兴的回了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