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智媒小说 > 其他类型 > 万历佑明 > 第四百二十二章 新政剧变

第四百二十二章 新政剧变(1 / 2)

初夏,天一放晴,狗就开始吐出舌苔来,往树荫里钻。

人也只能待在屋内,把书来翻阅,把曲来听,以消长昼。

唯独在应天府的这一天,同样是天晴云淡而炎日高照时,一群青年小子倒是满头是汗地正排队进入新设的应天工业学堂。

没错。

在朱翊钧同意应天巡抚孙玮设学堂培养技术工匠时,就特别赐名所设学堂为应天工业学堂。

徐民式也没拖沓,为了尽快增加官利,一得到准予的旨意后,就立即招募考核了一大批青年进入工业学堂。

这些青年多是江南平民子弟,读了些书,认识几个字,但因为家里条件有限,基本上只读了一些书且在考科举上没有显示出多大潜力后就没再读书,而沦落为了家里的闲置劳动力。

之所以是闲置劳动力,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江南本来人多地少,再加上土地兼并严重,人均可耕地面积也就很小,所以家里有几兄弟的,如果不是去城镇里打工或给大户当长短工,那就只能造成劳动力被闲置。

然后因为安土重迁的思想,所以除非是生存压力很大的底层贫困者,否则大多数宁在家乡做无业游民,也不会出去谋生。

如今工业学堂出现,自然又解决了一些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尤其是读了一些书的。

朱翊钧没有中断张居正时代的改革,甚至以皇帝的身份,在让改革从经济领域衍生到军事和思想领域,如此情况下,大明这艘巨轮就仿佛真的在朝着一个与原历史不同的方向快速前进着。

官办实业开始出现工业化萌芽,民办的工场也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在前进。

……

“数性至诚,放之四海而皆准!”

“故你们欲要会理织造工效就不能不学,哪怕是家中理财也不能不通。”

上元县。

刘家宗祠旁的女子学堂。

一名身着天香色对襟衣的女子顾清莲正持着一把木棍教着眼前的一屋女孩,而说着一些自己对算学的见解。

原来,朱翊钧在蒙古开矿,在关内大搞基建如建了望关台和官路这些,在九边给军户增加补贴等一系列措施,让大明的棉业市场一直在高速增长,也就使得刘确贤家的水力大纺车一直在迅速增加。

而因此,刘家并没有因为水力大纺车同历史上的珍妮纺纱机一样,由于是多个纱锭同时纺纱,而导致家庭大量靠纺纱为生的妇女破产,也没有因为市场不够,放弃大纺车技术,而回归到对人技术要求更低但更适合自然经济的单锭纺纱模式上来。

如此一来。

刘确贤的妻子来娣也不得不亲自培养更多文化与技术水平更高的女子,好替自己管理纱场与操作大型纺纱机,以解决高级技术女工与管理人才不足的问题。

点击下载,本站安卓小说APP
最新小说: 与大佬的娃娃亲 霸道总裁别太撩(上) 黑色的阴影 不是不爱 小半春(兄妹H) 36岁的灵魂穿越到14岁身体?!(2) 小说:大家都爱台湾 逆风生花 诱吻玫瑰 【暗杀教室】暗杀之後: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