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神历三千三百六十七年,天降大雨,宁国府,千里决堤,原为鱼米之地,如今变成千里泽国。
宁国府知府上书朝廷,请旨抗洪。然,朝堂之主,天之子请示神明。
神明曰:此府子民,乃待罪之子,此为神之弃子,遂降大雨,令水鬼走蛟占满州府,一府之地变为泽国,一府之民,尽数淹死,才可洗脱罪名。
宁国府知府,不信天命,违旨抗洪,遂被朝堂罢免官职,杀一儆百。
大雨练下九日,如今的宁国府,蟒蛟走水,水鬼当道,尸横遍野,瘟疫弥漫。米鱼之乡一夜变为千里泽国。
“我们不妨交换一下?”两位浑身沾满泥巴,眼神迷离的男子,互相交换着手中的孩子。而他们的眼睛直盯着手中的孩子,喉咙在不停的咽着口水。
而在男子的身后则是两具早已经被剃的干干净净的白骨,经过雨水的浸泡,已经变臭。
“师傅,他们在干嘛呀。”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男孩在问着眼前的师傅。
师徒俩背着箱子左一脚深,右一脚浅的在泥浆中行走。翻起的泥浆带着几根泡黄发臭的草根。那原本是庄稼的草根,如今已经变成了这番模样。
师傅擦了擦额头的雨伞,对身后的徒弟回答道:“他们在填饱肚子。”
“饥荒在此,洪水千里,神明收之,朝堂厌之,方圆千里食,于是只能易子而食。看他们身后的白骨,应该不出意外,也是他们的亲人。”
“那为什么朝堂不救他们呢?他们不是国家的子民吗?为什么会如此呀。”徒弟一脸疑问的询问道。
“因为神明收之。”
“为什么神明收之,则朝堂就不救他们啊,这些可都是活生生的子民啊。”
“因为朝堂听命神明,对于他们来说,神明不可违,不可背,要追随神明,听命于神明。”
“神明嘛?”徒弟想不通,神明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神明的一句话,就让朝堂所作为,就让一府之地沦为泽国,就让数万万人因此丢掉了性命。他不知。
两人来到了一处山洞,山洞之中,有淡淡的微光出现。
师徒二人进入山洞中,火把的微光之下,一群消瘦而又憔悴的身影出现在他们面前。
大约二三十人。
这里的人们,都是在这场大雨之中幸存下来的人。他们本该开开心心的与家人生活在一起,如今,却只能拥挤在这个小小的山洞之中。
洛师傅将身上的药箱放下,将里面的草药取出,走向在山洞深处的儿童。
这个孩童是三天前洛师傅和徒弟在宁州道上捡到的。
当时孩童身上全是血液,身上有好几处刀口,而伤口在雨水的浸泡之下,早已化脓。
洛师傅看孩童尚有一口气在,于是便将他带到了山洞之中。而这次出去就是为了给他寻找救命的草药。
洛师傅,本是附近叶家村的郎中,没人知道他从哪里来,只知道他三年前,带了一个儿童来到叶家村定居。
因为他医术高超,普通郎中束手策的疑难杂症在他的诊断之下,往往只需要几株很便宜的草药,便可以迎刃而解。
也真是他的医术高超,才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得到了众人的信任。
洛师傅替孩童擦了擦身子,给他喂下药草,摸了摸他的经脉,发现他已大碍,便放下心来,转身望向洞口外。
“不知道这场大雨什么时候才能停下。”
“难不成神明真的要我们全死光才行吗?”
不知从人群中何处传来了声音,引起了众人惊慌。
“姓朱的,别以为你读了几年书,就可以妄议神明。”
这时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一位身材高大的男子,抓住一个身着长衫的落魄秀才的衣衿,将他举了起来,恶狠狠的看着他。
之前的疑问声,明显是由眼前的这位落魄秀才发出的。
落魄秀才虽然被拽着,但是没有丝毫惊慌,反而睁大眼睛,指着他的鼻子,仿佛用尽毕生的力气吼道。